行人碰撞現場測試雅閣
進入實驗室的大門,可以發現昨天在場地中央看到的試驗車型已經放置在了右手邊的起始位置,長長的導軌在雅閣的正下方,試驗進行過程中將由導軌內的鋼纜牽引著車輛以40km/h的速度行駛。
POLAR III假人位于場地的中央,由鋼索懸掛。當傳感器探測到試驗車輛接近時,假人被釋放呈自由直立狀態,模擬行人橫穿馬路的場景。
本田的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正在認真的對假人和設備做最后的連接調試工作,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吹某龃蠹覍@次的行人保護碰撞試驗相當重視。
場地周圍架設了多臺高速攝像機,從不同的角度記錄碰撞發生時的情況。碰撞過程大概只有0.2秒的時間,也只有這些高速攝像機才能清晰準確的捕捉到現場的畫面吧。
經過5秒鐘的倒計時,碰撞試驗正式開始??梢月牭筋愃栖囕v行駛的聲音,頃刻間試驗車輛已經沖到眼前,從POLAR III假人的正左側撞了上去并采取了緊急剎車的措施。假人被撞的騰空而起,跌落在場地左側。雖然整個實驗是用假人來做的,但是場景模擬的很真實,感覺就是一位行人在過馬路時被車撞到的情景。在碰撞的一刻,編輯的心也狠揪了一下,眼前的畫面完全就是車禍現場。
被撞后的POLAR III假人跌落在場地左側預鋪設的一塊白板上,白板的位置也是本田的技術人員經過在碰撞前依據車速和假人的情況準確計算而設置的。近距離觀察發現,假人的左腿膝蓋處已經發生明顯的變形,左腳腳腕處也有碰撞的痕跡。假人的其他部位沒有很明顯的損傷和碰撞的跡象。
回過頭來再來看“肇事”車輛的情況。雅閣的引擎蓋前端有一個很大的凹陷,與翼子板的結合處也有明顯的變形。前風擋玻璃上有兩處大的撞擊點,通過之前碰撞瞬間的畫面對比可以發現分別為假人頭部和右臂肘部與車輛的碰撞位置。
碰撞結束后,本田的工作人員立即將試驗車型內的數據記錄都導入到計算機里,這些數據整理后就能得出這次碰撞的結果。